伍佰大陆网论坛╅论坛综合区╆『伍迷水电厂』 → [推荐][转帖]什么是台客?伍佰魅力台客!


  共有77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推荐][转帖]什么是台客?伍佰魅力台客!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厉害台北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伍佰学院壹年级 帖子:122 积分:1142 威望:0 精华:0 注册:7/4/2006
[推荐][转帖]什么是台客?伍佰魅力台客!  发帖心情 Post By:1/31/2008 3:41:58 PM [只看该作者]

“台客”,这个名词原来含有贬意,用来当作特定族群的蔑称,有如英文的黑人Nigger。它原来叫“土台客”,这名词诞生于1949年后的台湾,当时能随***迁来台的外省人们,不是军公教人员、就是有钱人家,普遍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及较多的财富,因此“土台客”在外省人口中专指没有见过世面、土里土气的台湾本省人与客家人。 因此,“很台”就成了一种形容词,令人联想到土里土气、没见过世面。例如今年新出炉的台湾选美冠军“台湾小姐”,满口都是台湾腔调的国语,,就被称为典型“台妹”,暗讽她教育程度不高,完全是种揶揄和嘲讽,绝对有族群歧视和阶级歧视的嫌疑。如果站在政治正确的立场,通常是别提“台客”这个名词为好。 然而,这两个月来,文化界和媒体界重新诠释了“台客”这个名词,展开了新的包装与行销,将“台客”一词完全翻转。 始作俑者应该是身兼综艺节目主持人与文学作家两种身份的鬼才蔡康永。他所主持的两个谈话性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和《两代电力公司》在台湾的电视台收视率很高,且雅俗共赏,具有话题指针性意义。说来有趣,与蔡康永搭档的节目主持人小S,出身自外省人中产阶级家庭,嘲笑本土的土味已经不是第一次,之前还曾经在节目里公然嘲笑流行音乐少男团体5566“很台”,也曾遭到台湾本土派抗议。但蔡康永不愧是文人出身,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嗅得出这种言词的杀伤力和市场潜力:蔡康永借力使力,延伸“台客”话题,再赋予新意,变成节目的亮点,把“很台”变成很炫的意思。节目果然大获全胜。接着,摇滚歌手伍佰等人出版《台客出来!——台客摇滚百万惊险辑》,并举办声势浩大的“台客摇滚演唱会”,正式引爆“台客”风潮。 “台客”的文化论述 紧接着,“台客”风潮很快地从娱乐界扩散到文化界。属于台北菁英文化指针的《诚品好读》和《网络与书》两个文学性杂志,追随伍佰之后,也推出《Call me台客!》专题,正式把“台客”话题推向文化领域。用台式的修辞,就是“够呛,才会大声!敢秀,就是台!”的“台客宣言”。 台湾四大日报之一的中国时报副刊也连续两天制作“台客美学先锋派”,倡言“创造、寻找跟“港仔”、“纽约客”一样有本色、有个性、有自我的文化……我们应该让所有对这些东西有兴趣的人一起来参与,将它变成一种新的文化复兴运动。”伍佰明言,在他眼中,蔡康永就是“台客”,小S就是“台妹”。中国时报副刊一向有成为台湾文化界风向球的企图,副刊主编杨泽更喊出“有机结盟,人人都是“台客”的主张。 他从美学的角度赋予“台客文化”三大特质:米克斯(mixed)、新奇、摇滚。认为谁都可以成为“台客”,无关乎省籍和阶级。至此,谈“台客”变成全民运动,许多非常中产阶级的台北知识分子都争先恐后地宣布:我很台。“台客”,变成了文化认同。 擦枪走火变成政治话题 然而,“台客”原来的族群意涵是不会消失的。光靠两个月的媒体宣传,并不能洗去四十年外省人和本省人冲突的历史。反弹的声音终于出现;当“台客”“很台”成为流行,台湾教授协会、台湾教师联盟、北社等多个台湾社团于八月初召开记者会表示:“台客”代表着优势族群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歧视心态,即使是在媒体与流行文化的宣传中,歧视的本质仍未改变。 抗议社团都抱持着坚强的独派立场。北社秘书长杨文嘉指出,“台客”的形象很限定,几乎都是负面形象,例如槟榔西施、骑摩托车两脚开开等,这是一个带有阶级、文化歧视、高度污名化台湾人的语汇,还有“中国是主、台湾是客”的意味,代表中国霸权对台湾的欺压,在多元文化的台湾社会中,不应存有“台客”的名称。 独派社团的反弹不是没有道理的。令人惊讶的是,推动这波“台客文化复兴运动”的媒体,多以深蓝色的统派媒体为多。对于本省人来说,当昔日的压迫者转身想要取得这个名词的诠释权,但过去被歧视的记忆还没有洗净,曾经造成屈辱的言词突然变成架上商品,而且还是由昔日的压迫者开门贩卖,本省人对此当然充满愤怒。这道理就好像Nigger可以变成黑人之间互相表示亲昵的戏谑用语,却不能绝对作为白人对黑人的称呼。语言与身份认同的政治,并没有是商品和广告一夕之间可以翻转和洗净的。“台客”这个名词,由族群冲突开始,也注定要面对台湾特有的族群矛盾。

伍佰:求名利无了时,千金难买好人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伍家阿枫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伍法佰脱
等级:伍佰学院贰年级 帖子:298 积分:2603 威望:0 精华:1 注册:6/4/2005
  发帖心情 Post By:1/31/2008 3:41:58 PM [只看该作者]

何谓“台客”或“土台客”?这个常常挂在当今台湾年轻人口中的词汇,其实有段曲折的过去。一般认为,“台客”一词是出自***迁台后,1960年代前后外省帮派的黑话,指的是台湾本地的帮派分子,不过也泛指闽南人,并且有轻蔑的含义。   随着时代演进,以及***的国语化运动彻底落实,一般民间已经很少再用台客这个称呼;反而多泛指当时台湾才刚刚开放海外旅游,结果在海外恶行恶状、行动粗鄙的人,之后更泛称在台湾没有水平的人。   1989年创立的台湾乐团浊水溪公社,是台湾在1980、1990年代知名的地下乐团,在小众文化中常能引领风潮。就是浊水溪公社提出了标榜台客的说法,但他们所谓的台客仍是“台湾的庞客(朋克)”。浊水溪公社从批判的角度,提出对台湾当时的政治、社会及上流阶级的批判,也就是一种颠覆主流精致文化,强调强烈自主意识的次文化,此后,“台客”在青年中慢慢成型。   历经多年的酝酿,“很台”这种形容词,随着台湾青少年标新立异的“台味”打扮风潮,慢慢地散布开来。这股另类的台客风打扮,混杂了复古、模仿、扭曲,把台湾古老的帮派分子打扮、落后日本5年以上的流行风格以及想象美国嘻哈文化拼凑于一炉,刻意走俗气的路线,以有别于精致的名牌文化风。   所以在“很台”的衡量标准上,“很台”的男孩子总是穿着又老气、又俗气的花衬衫、白衬衫,脚穿日式夹脚、蓝色拖鞋,或是俗到不行的白布鞋、帆布鞋又不穿袜子;时髦点的就穿露出彩色内裤的垮裤,搭配不知是真是假的银质骷髅戒、十字架,还要染着看起来很廉价的金发,口操台湾国语腔调。   “台妹”(很台的女孩)则大致要像槟榔西施看齐,穿着超紧身T-shirt、露肚脐小可爱、五颜六色加蕾丝边的超短裙,以及日本已退烧10年的厚底高跟鞋,搭配夸张而五颜六色的化妆与指甲油。   走在台北街头,这种个人化的奇特风格不但早已见怪不怪,简言之,这就是“假”香港古惑仔、“假”日本风、“假”嘻哈风、“假”台湾复古造型的大拼盘式重新混装。也是年轻人刻意炒作“俗”的话题,想要标新立异,在日益崇拜名牌的台湾社会中企图引人注目。尤其SOS姐妹等主持人与艺人,还不时拿“很台”在朋友间相互调笑。徐熙娣甚至在《康熙来了》节目中公然说“5566”合唱团“很台”,引发一阵小小风波;但所谓的“很台”,渐渐变成了一种新流行术语,特指一种俗到自我感觉良好、理所当然的行为。   尤其在2005年,当红主持人蔡康永的节目提出了“台客文化”的讨论,终于把“很台”的流行语,提升到台客文化的论述层面。节目中的新生代认为,台客文化象征一种俗而有力的特质,是相对于贵族、高级、上流的新意涵,也就是没有了这种源自格调与品味的认识。所以台湾许多人“勇敢秀自己”、“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就算俗也俗到没有自我感觉良好,并成为一种自我特色,这就是一种“台客(台湾人)文化”。泛指没有气质、很“俗”、很“耸”的作风。   这股新的定义,靠着综艺节目广为流传,因为它去规范、反权威、反格调的特质,使得台客文化形成所谓我行我素的反叛性质,并脱离任何历史、政治、价值的约束,只重当下与自我感觉。是以在台湾,即便是丑人多作怪、粗鄙无礼,因此也形成个人特色。所以台湾才有什么“上流美”、“如花”、“台姐”、“柯赐海”的闹剧,也成为全民大闷锅的模仿对象,也因此台客风潮一时风起云涌。   2005年8月,一些被认为新台客、台味很重的代表性当红歌星,如5566、罗志祥、伍佰、MC HOTDOG、张震岳等人,筹办了一场极为成功的台客摇滚演唱会,深获各界好评。一时之间,台客文化成为台湾民间的显学。这些新生代的实力艺人,更赋予台客另一层全新的正面意义。2006年4月,台中再度举行台客摇滚嘉年华活动时,还加上了台湾民间常见的钢管舞、电子花车等情色演出,彻底颠覆传统价值与定义。   歌手伍佰则喊出,“够呛,才会大声!敢秀,就是台!”的口号,成为这一波流行文化的先驱。《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当时也连续两天制作“台客美学先锋派”,访问伍佰,倡言“创造、寻找跟港仔、纽约客一样有本色、有个性、有自我的文化”,“将它变成一种新的文化复兴运动”。伍佰更指出,在他眼中,蔡康永就是台客,小S就是台妹。结果在一波波的流行音乐文化推波助澜下,原本可能被贬低为俗气重的台客打扮,终于找到自己在流行文化中的位置,也被青少年视为凸显个人形象之举,宛如一副以台客为荣的姿态。    台客大行其道触碰**团体敏感神经 台客原本的贬意,在这股台客风潮中被扫荡得丝毫无存,尤其这群被归类为台客的新台湾人,对于自己“很蹩脚”的风格不但不以为异,还深以为傲。因此让许多在政治上打着本土独派招牌,向来以台客之称诉求台湾人被外省打压、污名化的社团受不了。2006年,这类社团连袂召开记者会,批评媒体滥用“台客”是“俗化台湾”,充满歧视与自我矮化,如果媒体持续对“台客”进行污名化运用,不排除要发动抗议,要求媒体道歉。   当今扁政府的新闻局长谢志伟当时就曾指出,所谓“台客”、“土台客”,根本就是在台湾出生的外省第二代彼此之间,用来称呼那些在心目中满口台湾国语或穿着很土的台湾人所用的词语。   本土社团北社也说,“台客”是隐含着中国文化霸权对台湾弱势文化的欺凌,意指着中国掌控着台湾客,带有阶级的、文化的歧视,透过语言显示中国的支配和台湾的被支配,中国的定义和台湾的被定义,所以应该把“台客”从台湾文明中拔除,不能放任媒体大肆滥用、炒作这种污名化名词。更批评艺人没弄清台客的内涵,就大喊自己是台客,根本是肤浅自虐。甚至任何在“台客”概念下的新意义或形象都只是在“中国主”的框架内的仆奴。   尤其当时台湾还发生南部选出的台湾小姐刘子因为穿着打扮与台湾国语问题,被许多媒体指称“台湾小姐果然很台”、“台湾小姐的台湾国语需要矫正”等风波,也引发本土社团不满。例如台湾南社就说,台湾小姐所代表的当然是台湾的气质与文化,就是朴实单纯,哪能贬低为“土”或是“俗”?也有其他团体批评,所谓“台湾小姐果然很台”等说法,极尽嘲讽能事,对“台”进行污名化传播,是歧视、侮辱的字眼,让台语在这样的价值观里完全被歧视和污名化。   更有人批评,这一波主打“台客文化”的都是亲中、反扁人士,不是本土、**社会举办,根本是“台味摇滚人”被中国客、生意人利用、剥削。   但是这种政治打压的手法,实在没办法影响综艺界的时尚风潮。摇滚歌手伍佰就说,既然住在台湾,叫台客是很自然的事,就像香港人被喊港仔一样,有些不愿意面对台客称呼的人,基本上是心态有问题。他更呛声,以后看到他就叫他台客。   更有不少自称为台客的年轻人批评,台客已经是一种文化角度的生活形态,没有人有权去定义或诠释,应该让台客文化自由发展。反台客的说法根本以一种精英、阶级的姿态,贬低台湾大众文化,以显现自己的高格调、高品位,这批人才是真正俗气的人。也有人说,过去“纽约客”(New yorker)原来是外地人对纽约人的不礼貌称呼,但纽约客用自信将涵义翻转过来,现在还不是成了正面的说法?同时这些宣称台客是充满歧视意味的说法,平常还不是用外劳、菲佣、大陆妹这些名词去称呼别人,难道就不是在歧视他人?   过程中,中广为响应台客摇滚演唱会,还举办“台客大票选”活动。结果当红主持人吴宗宪获得第一,“推动”台客一语复辟的小S名列第二。此间许多媒体都认为,显然台客一词已经去污名化,成了流行代名词。周杰伦也说,台客的定义已经颠覆了,就像日本也吹起了台流一样,如果台客能成为台流的指标又有何不可?   事实证明,台客文化流行依旧,批评这些艺人贬低台湾的策略只能在本土社团、媒体中自我陶醉,对这些艺人当红与否根本没有影响。在台湾青少年的流行文化中,台客风已经拥有了新的定位与价值,也不是任何政治批判或族群的帽子,所能扭转的,或许这也正是一种“台客”风的反抗精神。   只是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台客文化耀眼依旧,《中国话》的风波又被拿出来热炒,一两天的新闻热潮后,歌手唱片却越卖越好。让人不禁怀疑,台湾为何老是在这种意识形态圈里打转?又何时才能真正解脱?

伍佰:忘记昨日一切其实还没有准备,新的明天将如何去面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