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佰大陆网论坛╅论坛综合区╆『伍迷水电厂』 → 村上春树是个大男孩


  共有36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村上春树是个大男孩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双面人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伍佰教:东方护法
等级:伍佰学院辅导员 帖子:7601 积分:41693 威望:0 精华:0 注册:1/15/2005
村上春树是个大男孩  发帖心情 Post By:7/15/2005 10:18:25 PM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林少华   村上春树是个大男孩   我们读村上只读对了一半。他至少有一半作品不是“小资”,从《奇鸟行状录》开始,他的笔开始介入社会问题,笔锋开始变硬,变犀利了,开始涉及到灵魂中最黑暗、最隐秘的部分。而目前出版的《天黑以后》则是关于人性之恶的书   林少华, 1952年生于吉林九台。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并获文学硕士学位。1982年于暨南大学外语系任教,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等村上春树作品及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井上靖、东山魁夷等名家作品30余种。其中《唐招提寺之路》获第五届全国外国文学优秀图书奖一等奖(2001年),《挪威的森林》获2002年上海优秀图书奖二等奖。   ■本刊记者 吴虹飞   大学教授林少华,有日搭出租车回家,与司机聊天,不知怎的聊到了频频发生的煤矿事故。年过50的司机显然有些激动:“这样子下去怎么得了啊!那不是别的,可是人命啊!煤有的可是人命换来的啊!事情太不公正了!”他很认真地对林少华说:“看来你是教授,是知识分子,写文章把这个写一下!”   林少华去过煤矿,下井参观。矿工们的脸是黑的,四周是黑的,惟独眼白和偶尔闪露的牙齿格外白,他们不出声,不说话,不笑。“简直听得见死的喘息”。出井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矿工一个月挣1万我也没意见!”第二句话是“我再也不想下去了!”   司机无意,教授却犯了书生气。回想过去,任教二十多年,从来没教过一个矿工子女,挑灯给无数读者写回信,却从来没有一封信来自矿山……自己竟没有有益于这些矿下的人群,林少华开始惭愧了,质问自己:“我是知识分子吗?作为知识分子更应自觉地为弱势群体诉求公正正义,应该有社会良知啊。”   一日散步看到大学教授对一些“官员”举手敬礼,他也忍不住说,“知识分子就是应该清高,又鞠躬又行礼的,要知识分子做什么?”   “你以为大学教授都很好吗?”他摇头,“那些惟利是图、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知识分子,和街坊大妈毫无区别。”   翻译着最时尚的城市符号村上春树的林少华,并没有掩饰自己骨子里传统的文人性格。   金钱买不到的山与海   1982年,林少华研究生毕业,赴暨大任教,在那里度过了人生中仍带有青春余温和较有成效的阶段。“广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亲眼看着白云宾馆是怎样一天天矮下去。” 一般人两三年就习惯了广州,他却始终不习惯。天气湿热,饭也吃不香,睡也不踏实,商业气氛太浓,也令他难以忍受。   1999年,正好青岛海洋大学上硕士点,引进人才,他放弃17年的基业,连根拔起,轻轻落在了青岛。尽管收入差别太悬殊了,可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有一年他去暨大参观了过去历史系一位朋友的“第二套住房”,“他收入每月一万六啊——我在这里连他的零头也没有挣上,也就是六千也不到。可是我从来不后悔。钱买不来这个气候,这里能看到海,后面还有山。”   目前,林少华教授生活十分规律:6点半起床,7点到8点,每天爬山一个小时。他喜欢爬山。“真正的朋友是花草树木,即便是与她对视,也是交流。” 露珠、鸟鸣、花开,岂容错过?爬山回来则开始伏案工作。10点到学校去上课。一周6到8节课,一周去3次即可。讲些日本文学和翻译、文学流派研究等。午休之后,在家泡杯茶又开始工作。晚上8点后,开始趴桌子爬格子,一直到夜里11点半。无周末周日,无寒暑假之分。   如此简单有序的生活,使得他翻译的速度很快,平均一天5000字,一个月也可以译到10万字。   若是遇上系里开会,他会开玩笑:在这个网络时代大家围在一圈读报纸,是不是太后现代啦?   翻译村上有一种倾诉的感觉   “我是在吉林的乡下长大的,那个村子特别小,只有五六户人家。八口之家,两个弟弟,3个妹妹,我是老大。父亲远在百里之外,挣四十几元钱,不常回家。家境贫寒,有时因没钱买猪崽而养不成猪……我与父亲的关系并不好,有任何事也不和父母说……那时几乎一天都不说一句话。一年说的话大概也是极有限的。   “中学如此,没有和人沟通交流的欲望。大学也如此,对集体生活深恶痛绝。人缘不坏,但是似乎也没有和谁做过朋友。”   ——你翻译的书如此风行,为什么鲜有你的翻译同行写文赞扬你?   他又想,说:“是啊!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上次在北京开会,北大的张颐武教授夸了我,说我翻译的书在北大的学生里很受欢迎——我也不认识他,虽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美滋滋的。”   吾谁与归?他不做官,却自认为和范仲淹心有戚戚。对俗事一概不理,也不觉得自己孤独。青岛是一个好地方,蓝天碧海,沙鸥桃花,从容且内敛,留得住人,他在青岛的日子过得还算清静。教书,学生也都还喜欢他——“教书是良心活”,做些翻译,偶尔写一些小随笔,有些心得,在报纸上发表一下,也就满足了。   惟有在翻译村上春树时,有时觉得不只是在翻译,而是在和一个老朋友倾心交谈,“有一种倾诉的感觉”。   上大学前,林少华对日语的印象,只停留在《地道战》里鬼子说的那句“你的死了死了的”。日后在大阪留学,搞的是中国古典诗歌和日本古典诗歌的比较,对现当代文学并无兴趣。1987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出版,1989年便译到了中国。最初翻译村上,对后来村上小说之风行也是始料未及。他也翻译过三岛由纪夫,但是总感觉“不对味”。自己性格与村上作品的“契合”,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一种幸遇”。   林少华借助村上的作品来写出自己的看法:对人事、对花草,对弱小生命的悲悯。他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还是“悲悯情怀”。他嫌现在的都市作品,什么“宝贝”啊,悲悯不足。   “我们读村上只读对了一半。他至少有一半作品不是‘小资’,从《奇鸟行状录》开始,他的笔开始介入社会问题,笔锋开始变硬,变犀利了,开始涉及到灵魂中最黑暗、最隐秘的部分。而目前出版的《天黑以后》则是关于人性之恶的书。”   ——村上的弱点?“他的作品也是良莠不齐的。总是在文体上尝试突破,但始终是难以变化。许多作品和他的处女作基本上是一个基调。在文体变化上,他显然缺乏天赋,不够大气。”   后来他到日本拜访过村上,“村上和他书中的人物‘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者’差不多,感觉是一个大男孩。因为每天跑步的关系,肌肉一块块隆起,手相当粗硕,不像写作的。穿衣也不时尚,牛仔裤、花格衬衫,头发是小男孩的发型。村上认为‘男孩’与年龄无关,具备3个条件即可:(1)穿运动鞋(2)每月去一次理发店而不是美容室(3)不一一自我辩解。”   得到那么多人的信任,   也是一种幸福吧   他于是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最小的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小学生,最大的是83岁的老者,高中生占了一半以上。“他们往往是苦闷和孤独,也无法诉说,看了村上之后,就觉得找到了朋友,得到安慰和宣泄。”   “80%是女性来信,不光是谈文学,甚至失恋了,苦恼了,也会找我说。我这么一个半大老头,得到那么多人的信任,也是一种幸福吧。”   对于每位读者的第一封信,林少华大多数情况下会回复,再忙也要在一个月内抽出时间来回复。最多的时候是一天回一封,一个月就一二十封。他用手写,多少有些针对性地回答几句。“人家那么真诚,如果石沉大海,我觉得于心不忍。这是做人的姿态问题:人家这么高看你,这么尊重你,袒露自己的心,怎么可以弃之不顾呢?”   林少华翻译的村上春树,风靡全国十余年而未衰,台湾的译者赖明珠恐有不及。记者问到此事,他也是脸有得色:我是翻译得好,韵味上比她足些。   也许可以这么说,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也是林少华的《挪威的森林》。   试问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70年代出生的,80年代出生的,有几个在年轻的时候不读林少华版的村上?他的明快、忧伤和优雅,关于城市、关于恋爱的意趣和情致,契合了城市青年男女的孤独、迷茫、失落、距离感……正如一名大学女生日记里所写:“施施然返回宿舍,躺在床上,每天睡前必躲进村上的世界。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村上不是滋补品,只是浅浅的麻醉剂而已。如此生活实在太美好,简直没有天理。”   如林少华所说:村上的孤独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认同或者对同一性(identity)的确认,一种自我保全、自我经营、自我完善。   林少华“自我完善”的方式之一是晚饭后出门散步。他不在本校散步,专门去邻居的院校——因为没有人认得他,他可以走得理直气壮。讲台上西装革履,散步时往往背心短裤,无异乎贩夫走卒。“我散步也只喜一人,因为不必和别人说话。若是有自己教的女孩子叫‘林老师’,也不大受用;在花阴间撞见青年男女作零距离亲密状,也是尴尬。”   一分天真、一分谦逊、一分傲气,一分书生气,林少华教授,不喜欢亦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喜欢赶风潮、凑热闹,对捞个一官半职更无半点兴趣,宁愿躲在一边不声不响鼓捣自家事情。年少喜欢唐诗的气魄,中年喜欢宋词的委婉感伤。国内作家中,他喜欢同代人中的路遥之凝重悲悯,史铁生之空灵隽永。他喜欢文章中的这些事物:生命的崇高、宇宙间的悲悯和行文中的韵律。   林少华说男人俗气女人纯真   林少华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十分礼貌地抱怨着:生活在男人堆里,真是让我忍无可忍。   “村上对女性有着一种温情,一种平等的视角。据说有一个27岁的女性读者撰文说,我如果要红杏出墙的话,村上是上床的首选。”   林教授抱怨“好男人少,好女人多”。“我喜欢女性超过男性,男人俗气的太多,女性多少保留了天真、纯真。”   “女性善解人意很重要。我喜欢古典式的,清纯、文静、优雅!不大喜欢那些把头发染成绿色的,哈哈。”   ——有无女学生爱上你呢?“大概也会有吧”,他有些不确定。“没准是我自作多情呢,都半大老头了!”他不好意思地说。   “俗不可耐,庸俗,可怕!”一提到男人,他又摇头了。   林少华不懂摇滚乐   虽然他翻译了村上春树版的《挪威的森林》,却从来没有听过伍佰版的《挪威的森林》。流行音乐乱了他的阵脚。   “翻译中的摇滚乐、爵士乐是我的盲点。对女性用的香水啦,名牌衣服啦,也搞不清楚。我也不知道花露水和香水有什么区别。把CD香水译成了CD花露水。连‘沙滩男孩’都不会翻译,翻成了‘比奇·包意斯’。”   他买了很多有关摇滚乐、爵士乐的书,放在书架上,想补课。“听说那些书中也有错误。”   他为自己也许不能及时补上这门“摇滚课”深感遗憾。“如果再年轻些……”   《挪威的森林》   成了一种文化符号   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以下简称《挪》)1989年由漓江出版社刊行,至2000年连同“村上春树精品集”中的另外4本(《寻羊冒险记》、《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中短篇集《象的失踪》)至少刊行了50万册,其中《挪》30万册。   2001年2月上海译文出版社接盘,推出《挪》“全译本”,3年时间里刊行25种村上著作。《挪》已印行21次,逾百万册。粗算之下,村上作品3年印数已逾200万册。加上漓江时代的50万册,15年来村上作品仅有数可查的正版便至少刊行了250万册。   村上春树和他的《挪威的森林》成了一种文化符号,至今仍是大中学生和白领阶层等都市青年的热门话题和“Key word”(关键词)。   村上春树新作《天黑之后》   上海译文出版社   《天黑以后》延续了村上春树对恶的思考。小说中会讲中国话的玛丽救助一名被日本恶客凌辱的中国女孩,情节就此展开。因受害一方不敢报警而可能永远消失在异国夜幕下的恶,掩盖在衣冠楚楚下的普通人的恶。这个恶人的形象是这样的,他的名字叫白川,三十五六岁,西装革履,架一副金边小眼镜,文质彬彬。他对中国女孩施暴之后当即若无其事地回公司加班,并且边听音乐边维修电脑。本书以象征手法,描绘了隐匿于日本社会深处的一种“恶”,隐含着作家对大和民族的批判和对于这个民族未来向何处去的担忧。 眼睛都花了

伍佰:你不要想太多,生活总要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jiangcunguo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伍佰学院 新生 帖子:27 积分:145 威望:0 精华:0 注册:6/8/2005
  发帖心情 Post By:7/15/2005 8:28:43 PM [只看该作者]

我想问一下,伍佰的《挪威的森林》是出自于此吗?

伍佰:算了吧,算了吧,心爱的人儿呀,我想要放弃你浪迹天涯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二尼
  3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伍佰教 北方护法
等级:伍佰学院 大一 帖子:1596 积分:8570 威望:0 精华:0 注册:4/24/2005
  发帖心情 Post By:7/15/2005 9:00:54 PM [只看该作者]

老大的《挪威的森林》就是看完村上春树的书后写的!

伍佰:关于你那另人心碎的神态,我想就让他空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Й淚Θ桥Ж
  4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丧 乱 帖
等级:伍佰学院 学士 帖子:3388 积分:17585 威望:0 精华:0 注册:3/29/2005
  发帖心情 Post By:7/15/2005 10:18:25 PM [只看该作者]

不是吧 老大歌里的意思不同啊

伍佰:在你怀里的季节,它像一阵轻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