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佰大陆网论坛╅伍佰专署区╆『品味伍佰』『伍佰专访』 → [转帖]李昂评论伍佰的文章,谈到了罗大佑反叛问题


  共有234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李昂评论伍佰的文章,谈到了罗大佑反叛问题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飞鱼王子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五百度音乐使者
等级:伍佰学院 大三 帖子:2286 积分:12780 威望:0 精华:0 注册:1/30/2005
[转帖]李昂评论伍佰的文章,谈到了罗大佑反叛问题  发帖心情 Post By:1/20/2006 9:08:46 PM [只看该作者]

A STAR IS BORN! 文=李昂 我第一次看到伍佰的演出,是1994年在一家小PUB。 那时候的伍佰在“另类”的音乐圏,略有名气。但一般大众,对他还十分陌生,整个Band的风潮,也未曾在台湾兴起。 啊!我怎样来形容那个夜晚,在烟雾迷漫的PUB里,伍佰给我如何“致命”的感动。 伍佰的吉他弹得好?China Blue配合整体感?这些,我认为是一个好的Band必须,不值得大惊小怪。 我写小说,在美国读的是戏剧,回来台湾也教戏剧多年,我一向喜欢表演艺术,还自认是个不容易讨好的观众。 可是,天,在我熟知舞台上可以玩耍的各种感人技巧,可以制造的气氛之下,我竟然还如此被感动,真正是眼眶中含着眼泪,心悸加上直冲上脑门快感带来的眩惑,还可以更洒狗血地说:当时我整颗心都揪在一起,真正是碎心、心疼的感动。 可是几天后,我在一个场合里碰到某大报影剧版的一位资深线上记者,听到我对伍佰如此的“偶像崇拜”,十分不以为然,冷淡地说:伍佰那么土,长得又难看,怎么可能红得起来。(对这记者来说,唱台湾歌的台湾人,是不可能成为Star的。) 时间必得回到1994,1994年前的台湾流行乐坛,“偶像歌手”充斥,众所皆知只要有一张上镜头的脸,有人肯捧,会不会唱歌并不重要。 仍令我十分吃惊的是,之后有一回我真正“目睹”一位红极一时的男歌星,除了那张电视、海报上熟悉的脸孔外,这位男偶像了不起一百五十五公分高,三十五公斤(最多四十公斤)。 一副男童身体上移植来的一颗青少年的头? 这个“偶像歌手”却是上述记者眼中的Star。(事实上他也红极一时) 我们是不是一个有恋童癖的社会?特别是在流行文化里?还是,这位男偶像歌手经过包装后,多数的歌迷看不到他这种男童身体+青年颜面的错置与诡异,面成一副“美少年”模样。 这种只靠着电视画面、唱片销售的偶像歌手,果真可以与听从疏离至此? 便必然的要回到伍佰,回到见到舞台上的伍佰,那种“惊为天人”的感动。 2 基本上,舞台上的元素:动作、肢体、性别、语言、音乐等,和文字一样,是被文化经验所铭刻书写的文化符号。由伍佰做为一个歌手、伍佰走红的现象来看,可以是最好的例证。 1994年那个神奇的夜晚,在都会台北的时髦另类PUB场域里,舞台上的伍佰与China Blue,以摇滚的方式,重唱出多首年代台语老歌,如《暗淡的月》、《秋风夜雨》等。 这些充满男儿流浪/飘泊他乡/苦情悲恋/故乡温情的台语老歌,在解严前一直背负台湾人悲情的历史,原具有族群上的情感记忆,在传唱中召唤集体认同。 然有这种集体认同的我(我的世代),必然也有包袱,不容易有这样的“奇想”-将台语老歌与摇滚结合。 对生在60年代末期的伍佰,“美丽岛事件”发生在国小阶段,成长、工作期间白色恐怖的阴影逐渐淡化。对这个新世代,“悲情”的台语老歌,必然有了文化历史的断层。 断层可能中断命脉与传承,但也可能出现具有空隙断裂的特质,足以改写传统文化记忆的符号,创造新的文化,并展延了历史。 这或许得感谢伍佰来自南台湾嘉义蒜头村。历经台湾经济成长但凋敝的农村,或是台湾最后一丝乡土滋养,来自土地的伍佰,血脉中继承了岛屿乡土的特质。 另外或许得感谢伍佰的非“知识分子”(我指那种掉书袋)的出身。成长于80年代末期,伍佰无需面对侯德健式的“中国古神州”龙的怀想:“中国情结/台湾意识”的论战并非他的时代的议题。后现代拼贴中,逐渐在建构台湾的主体性文化认同,正方兴未艾。并会在90年代随着两岸的交流、台湾政局的改朝换代,更加明确。 少去过往这层“中原/本土”断裂的挣扎与消耗,伍佰和他的时代只需要面临台湾本身的“断裂/承续”,那已然存在多年另一项命题:西方,当然会进来扮演重要角色。 先要来谈谈,之于伍佰的“西方”会是什么。 答案其实很简单,对一个Band来说,还有什么比Rock & Roll更好的引借?Rock & Roll之于伍佰,又是另一项“世代”命题。60年代反战、高度叛逆的摇滚,70年代的叛客,力道与主旨恐怕都太猛了些。90年代的伍佰,取之于摇滚的,有一项是摇滚在表演上重大的解放:身体。 当然,随之而来“性”的意涵。 便来到了1994年,于台北都会时髦的PUB,当伍佰与China Blue,以摇滚的方式,唱出: 无论你怎样妖娇美丽 我已经不再、不再对你痴迷 你的形影、你的一切 也引起我心里的怨嗟 ……。 我得承认,在那个片刻回过神来,我真以为歌曲中的“你”是台下的我,而伍佰是针对着我唱这首歌。 当然下个片刻回过神来,我哑然失笑,我自己的剧场经验,立即知晓伍佰根本看不到(注意到)台下黑暗中素昧平生的我。 这样强大的舞台感染力,加上是我血缘记忆中的歌曲,我成长过程中熟悉的摇滚乐风,这些文化符号,必然召唤出情感认同,也因此,我真是从来未有过的被如此深深的感动了。而这一切,缘自伍佰表演上的爆发力,必然也相关着摇滚乐同时解放了的肢体动作,以及,含带的与性相关的魅力。 是的,性,以及,性感。 男人的性感。 终于第一次,一个台湾男歌手,散发出的,不是恋童/美少年的美感,而是成熟男人偶像式的性感。 做为一个作家,我禁不住的要形容舞台上的伍佰:通常是黑色窄裤管的牛仔裤,质地粗犷的布料包着一双男人粗壮有力的腿,随着音乐跃动的小腿,尤其线条清楚可见。 要弹奏吉他的手,连带运动出累累的胸部肌肉与手臂,但又不至是运动家那种夸张的“肌肉男”,便真是力与美的组合。(那怀抱的吉他,会是多少女人/男人梦想取代的位置?)当然还有他那招牌的、略带羞涩的笑,有点不确定,但更惹人爱怜。更不用说随着音乐翻飞的一头打薄近肩长发。(终于明白,何以西方摇滚男歌手会爱留长发,除了最早的“离经叛道”意涵外,这长发可以是舞台视觉的最佳道具。伍佰的略长头发,老实说也非常90年代,不是嬉皮长发的散慢,经过打薄的黑发,不至大团,飞得起来的发梢是音乐上扬的旋律。)还有汗水,甚且湿了常穿的黑色上衣,一片汗渍……。 这样猛烈的撞击、摇摆的身体……。 看来我最好就此打住。 3 如果延引舞台做为一个“中介空间”的概念:“舞台像是个通道,是个空隙处,一个中空的过渡空间,随时会被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意识形态范畴或是不同文化认同的声音填充递补。”那么,90年代中期于台湾流行乐坛掀起的这股“伍佰+China Blue”旋风,如此引发从老(我这一辈甚且较我年长)到少(中小学生)的不分阶级年龄的人们的“伍佰热”,或可说是,伍佰的演唱与歌曲,在这个“中介空间”里,真是集合了许多“不同的”声音。 不多台湾歌手达到像伍佰这样的成就:在知识文化界与广大的流行乐迷中同样引发风迷与广大的流行乐迷中同样引发风迷与风潮。就我个人的观点,最值得一提的先例,毫无疑问的是罗大佑。从做为文化人抗议反叛的《之乎者也》,到后来大众传唱一时的美丽恋曲等等,罗大佑以知识分子式的美感 经验,开发并“提升”了流行音乐的素质与面向。 而缘由于时代、族群背景的因素吧!罗大佑在十分“台湾乡土”这部分上,由于语言、曲风等等,恐较难如此“深入迷心”。 伍佰不曾经过《之乎者也》这种文化性的反叛,他的反叛是在90年代现场表演结合的Rock & Roll。再进一步,伍佰煽起“迷心”的,仍然还得是国语歌曲。 《浪人情歌》、《爱情尽头》这两张专辑,无疑打开通往Star的通道。虽然之前的《无声的所在》等歌曲展现才华,但要直到《浪人情歌》、《爱情的尽头》里许多动人的情歌,才让广大的歌迷感动于伍佰对情爱的深刻与眷恋。 唉!怎么来说伍佰的情歌呢? 伍佰的情歌感动了从我这一代(包括上一代),到对爱情有全然不同看法的Y世代(包括更年轻一代),我以为,伍佰触及了变迁中的爱情观中却永不变迁的最后界面--情爱最终面临的孤独与哀愁。 能如此深切的在词曲中触及情爱中人柔软的心里最底层的这一点孤独与哀愁,我其实从伍佰的身上,从潜藏在他个性中的感伤感性与孤寂,可略窥一般。 浪漫感伤又孤独是伍佰藏在粗犷乡土又具爆发力的外表下的一个面相。离开故乡嘉义蒜头村来到台北的伍佰,找寻都会中同样具浪漫感伤又孤独的特质,很快的,便相中村上春树。 在我多年做为伍佰追星一族过程中,便留下1996年伍佰谈村上春树的纪录: --读村上的小说,感到的是一种直接侵犯到另一个人的状况。 --文字会跳,本身有旋律。 --我写的没有歌,就是诗。 --来写歌总有一条主线,现在可以不用文字诉说,从情绪来写,从左边来右边去,像《爱情的尽头》,从爱情写到飞,写到坠落写到下雨的夜晚最美,没有前言后语,从情绪中间来写。 伍佰由村上作品的喜爱,揭示了文字里的隐喻、象征、意象、转接、平行、交错、等等文字技巧,并以他的方式在歌词里加以发挥。 离开故乡来到都市发展的伍佰,以其敏锐的天生艺术知觉,不曾步入有些前辈台语歌手,停留在男儿失志/日月人/酒色放浪主题,以近似日本演歌的音乐来唱男人的流浪。 伍佰显然将他的流浪,提到更深一层的精神,心理层面,《挪威的森林》便成为伍佰的都会流浪与疏离的最佳代言: --心中那片森林何时能让我停留。 --心中是否依然有我未曾到抵的地方。 “每个人心中都 有一片森林,是在最亲密的人之间都无法到抵的。”当伍佰这样说时,他无疑也说出了都会中人际关系的心声。 《挪威森林》便以此美丽又哀愁的旋律与歌词,成为到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首伍佰的歌。它虽是首情歌,但其中包含的“心中未曾到抵的地方”的心灵层次,恐怕也是使这首歌在KTV传唱一时的理由。 于是,我们看到来自乡土的伍佰,避开了台语歌曲男歌手一贯的“演歌/日月人”基调,以他创作才华,同时开展国语、台语的双向空间。 我又要回头述说我做为伍佰的歌迷一段惊心的“追星”印记: 初走红的伍佰,应邀到台中的“亚哥花园”在露天音乐台做一场演出。记忆中是不冷的季节,夜空中满布繁星,空气中有亚哥花园著名的喷泉水气,我坐在台下,痴迷的听伍佰唱《浪人情歌》等,以及,做为谢幕曲的《爱你一万年》。 多年后,我同伍佰提及这场演唱会,伍佰全然没怎么思索的回说: “是啊!那天晚上键盘上都是水。” 耸然一阵惊心。 键盘上何以都是水?显然亚哥花园著名的水幕喷泉,细小的水雾喷出时洒落伍佰演出的舞台上,而这么多年后,做为一个创作者的伍佰,以其敏锐的感觉,呼应了那演唱会中最特出的、最深刻的一项感官记忆--水,键盘上(想必他怀中抱的吉他也如此)都是水。 我一直被强烈迷惑的,是伍佰从个人到作品到演出这种鲜明的感官色彩,这在台湾的歌手中毋宁少见的。 一向不喜欢与外界社交应酬的伍佰,心灵中一定有一片未被世俗驯服的原始官能,对色彩、声音、感触等等这些感官感觉,有着极强烈的生产/接收/对应能力,而当这些凶猛的感官再藉着创作与表演发射出去时,便有了他舞台上惊人的爆发感染力。 这种强烈的感官特质,在创作上便会匚妙结合了伍佰的乡土特色,形成伍佰除了国语歌曲外的另一个面相:另塑一格的台语歌曲。 台语歌曲除了悲情的主调外,另有一个极重要的面相是诙谐的、谐谑的特色;有着嬉玩、笑弄的甘草味与强劲的生命喜乐,这种来自民间乡野的自然生趣,一直在小调、山歌表露无遗。只可惜一味的要“提升”;所谓台语歌曲的“品味”,加上过往悲情的台湾历史,使得这部分的台湾生趣,一直得不到适当的发挥。 伍佰以从其90年代的较少包袱,在不管他的创作或演唱歌曲,可以说将这个特色发挥尽致。《小姐免惊》、《爱情限时批》、《煞到你》等等歌曲,可爱又有点讨厌,作弄又有点嬉闹,俚俗但又高尚,真正是延续了歌曲这个部分的生命力。 要谈伍佰的台语歌曲,除了早期展露才华的《无声所在》之外,《树枝孤鸟》专辑,绝对是个重大的里程碑。 这张曲风多样,复杂、富创造性,结合民谣、爵士、摇滚到Hip-Pop。无疑是伍佰创作上的一个高峰,歌词更可以说是台湾现实的情感、生活写照,十二首歌一环扣一环的诉说着现时的情感经验。 这张台语专辑,在许多意义上来说,为断裂的台语歌曲,寻得一个新的衔接点。 长达近三十年的政治限制台语歌曲(最明显的包括台湾电影),解严后的解禁,不难看到台语歌的断层 ,要不停留在“演歌”式的俚俗,要不,便刻意朝向意象幽微的台语诗词化发展。恍若台语歌只有典雅历史过去,难以用来诉说现时的心声。 伍佰的台语歌,避开了过往被诬蔑为低俗故意要“典雅”化,只是贴近生活的风貌,回归自然平实的情感。当然有人会说它“台语歌曲国语化”,但90年代的文化时空,混种恐怕只有必须而不是罪过。 我又要来说做为歌迷参与的1998年伍佰在板桥的演唱会。在这场伍佰成名后的盛大演唱会,我不仅诧异听众包含的年龄、社会阶层的广泛,最令我惊奇的是,不少看来像黑手、工人这些过往在演唱会上显然不容易见到的年轻听众,乐在其中摇滚。 加入这些原本被以为只会听《爱拼才会赢》、《男儿的眼泪》类型的听众,让伍佰在某个层面来说,“通吃”了台湾各种类型、阶层的听众。 将伍佰推向如此Star地位的,我以为机缘巧妙的台湾啤酒广告,可以说相得益彰。 强调“青才敢大声”的台湾生啤酒,呼应了台湾文化中“俗又有力”的精神,而且将之“高尚化”、“文化化”,成为一种新台湾精神。“青”便适切的呈现了伍佰来自乡土的粗犷魅力与情歌歌手的偶像身影。 这是成名后的伍佰在台湾歌坛上展现一波高峰。 有过《树枝孤鸟》的丰富,成熟与多变化,伍佰的下一张专辑,回到简单,平实。强调“灵魂的提醒、孤单的内在与想飞的冲动”的《白鸽》,企图寻找Simmplcity is beauty的境界。 应该是种策略应用吧!这张专辑回到国语歌曲。 也让伍佰带着这张专辑到中国演唱。 为布袋戏《圣石传说》电影的配乐,也揭开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的序幕。 成名后的伍佰,演唱邀约不只在台湾、东南亚有华人的所在,当然包括中国,成了伍佰的另一种“走出去”体验。 又是一个初夏的雨夜,我在台北音乐人爱聚集的小PUB,见到多年不见的伍佰,已然隔了一个世纪,进入公元2000年。 成熟许多的伍佰不再是当年读《村上春树》的青涩,他的羞怯也被适当的掩盖,谈话中显然也找到自己的语言。 我记起伍佰在1996年与我一次访谈中曾说过这样的故事: 一个本来不会说话的人,开始学习说话,讲白猫吃老鼠的故事,一开始讲得又长又罗嗦,十分多话,觉得不妥后开始修正,变成只讲一半的话,别人听都听不懂,再过一阵子,掌握了说话的方式,才能与他人沟通。 伍佰无疑找到他说话的语言、方式。 不变的是潜藏伍佰体内的好奇与爆发力。我原担心走红的伍佰,必然的行动会受到诸多限制,造成与生养他的乡土隔绝。没料到,在出了国,在有华人的地区,伍佰继续对周遭、对人、对事物保持高度的好奇、观察与参与。 在异乡异地,不至招惹过多的目光,伍佰继续对人生、人性的探索。 而中国广大的人口,无疑给了现时的伍佰极大的想像空间。 --有这么多人口,如果成为乐迷……。 伍佰便提及,崔健受到西洋乐坛的重视,但在中国,却未拥有太多歌迷,喜欢他的歌的多半是老外。 摇滚歌手在舞台上有的爆发的魅力,本是杰出者必备,可是在华语地区,并不容易见到,即使有,的确也难引起像伍佰这样巨大的气势。 广大的台湾歌迷、却在90年代后期,呼应了伍佰和China Blue,他们的歌曲、表演方式,这值得探讨文化、社会现象,必然与时(世)代相关。 是台湾解严后的民主、自由;愈来愈接近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甚且随着来的波涛汹涌的情欲论述、身体解放……等等。方产生了伍佰的风风迷现象? 如同我在文前延引的“中介空间”概念,舞台做为一个中空的过渡空间,随时会被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意识形态范畴或是不同文化认同的声音填充递补。 那么中国会以何种方式、如何来接受伍佰呢? 我们拭目以待。 值得欣慰的是,这个来自嘉义蒜头村的乡下孩子,除了原具有的乡土特色,在台北都会里,能获取像村上春树这类的滋养,成名后,也并未停下脚步,仍朝更宽的国际视野与经历继续前进。 我有理由对伍佰继续期许。

伍佰:我好像那只失去爱情的白鹭鸶,后悔没说出那句话,一直惦茫雾中飞来飞去,这嘛没伊这嘛没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动力火锅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伍佰学院伍年级 帖子:544 积分:2795 威望:0 精华:0 注册:12/20/2005
  发帖心情 Post By:12/20/2005 11:49:34 PM [只看该作者]

老里你明事里,不错

伍佰:该死的敌人,不要因为你拥有一个红色苹果,我就必须变成你的好朋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双面人
  3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伍佰教:东方护法
等级:伍佰学院辅导员 帖子:7601 积分:41693 威望:0 精华:0 注册:1/15/2005
  发帖心情 Post By:1/5/2006 4:33:43 AM [只看该作者]

晕 看晕了 不知道这个 人是做什么的

伍佰:本来我就是一个人来,也习惯一个人,又何苦你要给我那样的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afei01
  4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伍佰学院 新生 帖子:34 积分:185 威望:0 精华:0 注册:1/3/2006
  发帖心情 Post By:1/20/2006 9:08:46 PM [只看该作者]

深刻。

伍佰:你是否看得见我,有没话要跟我说,我没有为你守候,相思很痛  回到顶部